区块链走进校园
区块链技术在民生领域应用以来,其在协调生产要素、追溯产品生产和运输流程、构建可信数据链条、夯实多方协作关系等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随着应用模式的日渐成熟和落地场景的不断细化,区块链技术也逐步走进了校园,以落地项目的模式来构建校园的信息化网络新业态,课程或专业培训的模式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输出。
其实早在2016年9月,中国首个校园区块链项目就已经正式推出了,该项目是由中央财经大学发起,世纪互联与微软共同参与研发的成果,旨在利用区块链技术帮助学生记录相关证明文件,形成一条可长时间有效、不被篡改、不可造假、去中心化的信用链条。整个项目搭建在微软Azure云平台之上,由世纪互联提供基础区块链协议支持,中财世纪互联区块链联合实验室提供区块链技术服务。
近些年,国外多所知名大学陆续开设区块链学位课程。包括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杜克大学等等我们熟知的外国名校都已经开始为满足区块链人才需求而开设各种课程或成立相关实验室。2020年3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区块链工程(080917T)”专业作为全国首个区块链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2020年5月,多家高校官网发布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区块链技术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经有 10余所知名高校相继开设了区块链相关课程。详情请参见【小隅APP】文章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区块链专业培养体系的发展。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可追溯性、共识机制”等优质特征,完全适用于学生征信管理、升学就业、学术、资质证明、产学合作等方面,对教育就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相信利用区块链的思想或技术对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行改革,必定能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突破教育教学的建设难点,进而推进教育行业优良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探。
1、建设院校互通的的学分认证系统
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由于历史原因、区域原因、经济原因,高校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存在资源过剩或浪费,另一方面又严重不足,高校之间资源无法进行整合和共享。利用区块链技术建设全社会认可的学信数据,实现高校之间学生教育信息与学信信息共享,打破固有单一数据源的传统方式,有助于学校与学校之间共享学生的教育数据和学信数据,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率,进而形成利益共同体,有效促进高校之间相互聚合资源、合力发展。
2、建设全社会认可的就业认证系统
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教育就业认证平台,可以实现全社会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区块链技术的防篡改特性能够保证学生的信息不被篡改;可追溯性可以实现学生学习生涯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确保全社会用人单位获得真实可靠的学生成绩、实训、证书信息;去中心化可以将学生、学校、企业、政府之间平等连接起来,无需其他中间环节。综上,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的教育就业认证平台,解决了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任、供需调配、资源优化等问题,实现教育与就业之间的信息配对和共享、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促进全社会就业良性的发展。
3、建设高校在线教育生态
由于区块链技术天然具备“去中心化、去信任化、防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在线教育平台,可以解决传统在线教育平台的版权问题、付费问题、质量问题。作为供给方的教师在确保版权和权益的前提下,将会提供更多的高校教育精品课程、实践案例、实验平台、图书教材;作为需求方的学生,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可以获得更加优秀、高质、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资源,而处于区块链中的各个节点的学生、教师都可以对课程提出评价,提供学习指导和帮助,并获得整个区块链的认可和奖赏,进而激发共享知识与学习知识的热情,构建良性发展的高校在线学习生态。
在区块链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下,不论是国家政策导向,还是实际需求,校园信息化领域探索和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性都在不断凸显。无论是教务管理系统、学工管理系统,还是高校大数据平台,都是源于师生校园生活场景的需要。在总体上能将数字化的成果转化为更加有效的教育生产力,真正使信息技术来改变高校师生在大学校园的教育和生活,这是运用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的最终目标。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关于”区块链走进校园”的相关文章,感谢读者的耐心阅读,觉得不错动动小手收藏转发吧!想了解更多相关新闻敬请关注小柚财经!
小柚财经QQ专线:334026(带你加入更多行业交流群)
小柚财经微信公众号:搜索【今日币有约】关注即可
文章标题:区块链走进校园
文章链接:http://www.psycard.net/index.php/2020/11/17/5996/
小编申明:本站所提供文章资讯,均由互联网整理。